教育計畫與評鑑看似各自獨立的事件,但二者實為一體的兩面,且是不可分割的共同體。獨有計畫,若無確實執行與評鑑,則計畫變成空殼;若在評鑑之後,未能將評鑑結果予以檢討、回饋與省思,則是為無意義的評鑑。因此,教育計畫與評鑑相輔相成,缺一不可。評鑑是不斷自我精進與品質確保的動態歷程;不僅是一種認知與行動,更是一種思維與態度;是組織文化象徵性意義的彰顯。本書針對教育計畫與評鑑定義、教師專業發展、自我評鑑、CIPP模式、校長辦學績效評估、教師教學效能評估、教科書選用評估、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校務評鑑與後設評鑑、學生學習成效等方面進行探討及介紹。
章節
- 01 教育計畫與評鑑的內涵與發展 張慶勳
- 02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現況與省思 郭建興、林官蓓
- 03 CIPP 模式應用之研究──以《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補救教學實施方案》為例 劉乃維、許宏斌
- 04 從系所評鑑探討自我評鑑的運作歷程 黃識勳
- 05 校長辦學績效評鑑之實施策略──績效責任觀點 陳啟榮、徐易男、黃靖文、張坤宏
- 06 教育績效責任與教師教學效能評估──以某科技大學A 教師為例 魏雅璇、戴漢德
- 07 教科書發展、評鑑與教科書選用之探討 鍾佳容
- 08 國民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與教學效能成效指標建構之研究 鍾昀珊
- 09 屏東縣完全中學學校評鑑之後設評鑑 鄔世榮、李銘義
- 10 補習班教師教學型態對學生學習成效之研究 林瑞泉
同書類書籍
下一階段SR書籍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