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氏中華百家姓
中華百家姓 五族共和
姓氏漢語一詞秦,漢以前有姓和氏。姓源於母系社會,表示同一母系血緣關係。中國最早的姓,從「女」旁,如姜,姚,姒,媯,嬴等,由不同祖母傳下之氏族。炎黃二帝原分屬兩個按母系血緣,表母權制。
氏則在姓之後,按父系標識血緣關係。父權始於,黃帝軒轅氏,姬姓者。中華民族以軒轅姓姬,為共同始祖始。父權制時,母系社會影響仍然存在,直到春秋戰國以後,才逐漸消亡。父權確立,直到現今。
宋代百家姓時,中國有百名之說。百家姓本是北宋初年錢塘杭州版,流傳至今,影響極深。北宋初年,錢塘杭州書生所編撰之蒙學讀物,將常見姓氏篇成四字一句韻文,像一首四言詩,便與誦讀和記憶。
《百家姓》本收集四百一十一個姓,後又贈補成五百零四個姓,其中單因姓四百四十四個,複姓六十個。
最新排名,王與李,張氏列前三位,三大姓總人口達2.7億。臺灣首姓目前張第一,陳氏列居第二位,林為第三位,而金門第一姓為陳,許姓列第二位,蔡姓為第三位。為此,現代百家姓,浙江杭州邵氏收集現代百家姓,贈補古姓有五十八,老姓有一十四,楚姓有四個,漢姓有二十六個,滿族、回族各一、再加臺灣高山族姓一個,總編撰共百家加八姓。唯民國版邵氏百家姓全集,總百零八姓,全為旺族 。全中國而言,王姓是最大姓。 前大姓,有劉、陳、楊、黃、趙、吳、周。
根據大陸全國2000年,戶籍人口統計分析,王姓目前仍是我國第一姓,有9288萬人,佔全國人口總數之7.25%。也就是說,每13個人中,就有一個人姓王,相當於四川省總人口。北平之王姓,除王氏從河南、山東、河北和山西等地,移民北京城外,還有一部分元代蒙古皇族、清朝貴族,沒落之後改為漢姓王。現今,王姓在北京,也是大姓。
章節
- 姚 51 古姓
- 盧 52 漢姓
- 姜 53 古姓
- 崔 54 古姓
- 鐘 55 漢姓
- 譚 56 齊國老姓
- 陸 57 古姓
- 汪 58 古姓
- 范 59 漢姓
- 金 60 蒙滿姓
- 石 61 古姓
- 廖 62 漢姓
- 賈 63 古姓
- 夏 64 夏國即 漢首姓
- 韋 65 漢姓
- 傅 66 古姓
- 方 67 古姓
- 白 68 回姓
- 鄒 69 古姓
- 孟 70 古姓
- 熊 71 古姓
- 秦 72 秦國老姓
- 邱 73 漢姓
- 江 74 漢姓
- 尹 75 古姓
- 薛 76 古姓
- 關 77 古姓
- 段 78 古姓
- 雷 79 古姓
- 侯 80 古姓
- 龍 81 古姓
- 史 82 古姓
- 陶 83 古姓
- 黎 84 古姓
- 賀 85 古姓
- 顧 86 古姓
- 毛 87 古姓
- 郝 88 古姓
- 龔 89 古姓
- 邵 90 燕國老姓 即 燕姓
- 萬 91 古姓
- 錢 92 漢姓
- 嚴 93 楚姓
- 覃 94 古姓
- 武 95 古姓
- 戴 96 古姓
- 莫 97 古姓
- 孔 98 古姓
- 向 99 古姓
- 湯 100 古姓
- 洪 101 漢姓 天京誓反族
- 賴 102 漢姓
- 樊 103 老姓
- 符 104 古姓
- 施 105 古姓
- 習 106 古姓
- 連 107 古姓
- 高 108 泰雅族+日月潭邵族 台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