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智會生角,逆情會被流失,固執不舒暢的說三道四,人間世界實在是很難生存。」
夏目漱石在名著《草枕》中的文中,把知、情、意各自的特質,確實描述地非常風趣。總之,人生在世,能夠不起衝突、不被沖失,舒暢地過活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一般來說,對於人的心理活動的看法,在學者而言,是站在傾向於其專業的知識方面,藝術家、宗教家傾向於情的方面,而政治家、實業家則傾向于意志方面。
至於我的觀點,我想必須站在三種傾向的立場來看,我的解釋是,人心的活動,是跨越知、情、意全部領域之綜合性的心理機能,我相信這種解釋比較能符合世人營生的複雜多歧的實態。
頭和心,這種對句性的表現普遍被使用著,此時,頭就是知,心就是知、情、意,這樣的解釋不是很適合嗎?
知、情、意這種心理機能的三要素概念,不論是東西方,不論是哪種學問,從古印度、古臘至近代的康得乃至於現代,歷經長時間的風雪而一以貫毫不動搖。那麼,知、情、意可說是人類在世上為了生活下去,以及必須與心之對質時,所應回歸的心理的原點...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