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行者的生命途徑:華嚴經明法品講. 下

點閱:22

作者:海雲繼夢著

出版年:2014

出版社:空庭書苑出版 飛鴻國際總經銷

出版地:新北市

集叢名:海雲繼夢解華嚴:12

格式:PDF,JPG

頁數:356

ISBN:9789867484796

分類:佛教  

馬上看!不用等預約。
借閱說明

內容簡介

〈明法品〉簡單講就是「明白通往真理的這一條路」。在華嚴當中屬於「十住」法門,是行者追求至善的生命目標所應謹遵的一個基本應用軌跡與藍圖。假如我們發心要當菩薩、行菩薩道的話,那〈明法品〉更是浩瀚而壯觀,它告訴我們菩薩之所以成為菩薩應該怎麼做;它是一切菩薩心的基礎!

海雲法師將《華嚴經》中之〈光明覺品〉、〈菩薩問明品〉、〈明法品〉合為「法行三品」,以為大法修行之圭臬。他說,〈光明覺品〉是生命的初始覺,是凡夫覺醒的因緣與過程;有此一「覺」,人生才能自生死輪迴中確立方向與目標。爾後行者透過〈菩薩問明品〉中所揭露的十法加以激盪、驗證其正確性與絕對性,區別佛法與外道間的差別。而法門無量無邊,在追求無上正等正覺的終極目標時,〈明法品〉則是行者走在菩提道上足資依循的一條生命途徑、一幅慧命藍圖。

「十住位」的摸索很多人都從解門來,所以往往習於佛經的語言模式,流於文字之解,對佛法的實質並未有真正體驗。到了〈明法品〉的階段,我們開始感受到必須「實踐」,會想發起「做」的那個部分,不單單是誦經、禮佛、禪修等「做功課」,更重要的是涉及「心性的運作」。別看跑香、經行好像很容易,光是手伸起來這簡單的動作,那個心法怎麼操縱色法,色法怎麼接受心法?在那拋與接之間的關係怎麼感受?這心的存在與心的作用是怎麼回事?〈明法品〉本身就是這一番實踐性摸索的一個行法的核心。 

作者簡介

海雲繼夢

他是e時代的和尚──海雲繼夢! 1950年出生於台灣,是一名思想家、演說家、宗教家與學者。法師大學時主修經濟,畢業後貢獻所學,任職於台灣經濟部;九○年初,毅然離開公職,矢志投身「靈性經濟」 的未知領域。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創立了台灣「華嚴學會」,宏揚佛法中被視為最艱深的「華嚴學」,成為華嚴學的重要思想家;而他的言論更獲得了中國學界的重視與肯定,曾受邀擔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特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華嚴學研究基地負責人」,更榮膺「陜西師範大學華嚴研究所所長」、「蘭州大學客座教授」等職。

「海雲」是號,「繼夢」也是號,你可以「海雲繼夢」連稱,少了「法師」二字,也不至於失了恭敬,因為,這些都只是符號!
他用e時代的語言,闡釋佛陀的經典教法,解經很人性、很生活、很白話,了悟的契機,往往就在一針見血的嘲諷與幽默中。他的「撞球理論」為你開剖因緣和合的軌跡;「咖啡理論」教你感受生命的美好;「象限轉移」在瞬間超越了時空;「四大工程」則為佛教的新時代發展,規劃出恢宏的藍圖……

  • 編輯說明
  • 華嚴,登峰造極的人類思想(總序)
  • 一 修法怎麼修?
  • 二 只管去做,但不執著!
  • 三 你怎麼說服、教化,他的心才會轉過來?
  • 四 令佛種、法種、僧種不斷……
  • 五 紹隆三寶
  • 六 生命自然成長的狀況叫作「迴向」
  • 七 身莊嚴、語莊嚴、心莊嚴、佛剎莊嚴
  • 八 光明莊嚴、眾會莊嚴、神通莊嚴、正教莊嚴
  • 九 涅槃地莊嚴、巧說莊嚴
  • 十 你跟他的生命因素相應了……
  • 十一 貪瞋癡慢疑等魔境和邪見,怎麼摧伏?
  • 十二 精進是推動生命前進的力量
  • 十三 讓你的心活起來!
  • 十四 大法師轉大法輪
  • 十五 我恭敬尊重生命中的這種覺醒、覺悟、覺性
  • 十六 正念是法身慧命所展現的,不是妄心的那個正念
  • 十七 生命是全方位的!體會得到嗎?
  • 十八 心安住在菩提道上才可能修得無漏福
  • 十九 決向孤峰頂上行
  • 二十 你怎麼成就眾生?
  • 二十一 進止安徐如象王,勇猛無畏猶師子
  • 二十二 把法身慧命、正法眼藏傳遞下來
  • 附錄《大方廣佛華經‧明法品》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