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與想像:電影.文學.敘事

點閱:189

其他題名:電影.文學.敘事 電影文學敘事

作者:葉嘉詠著

出版年:2024

出版社:新銳文創出版 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行

出版地:台北市

集叢名:新美學:72

格式:EPUB 流式,PDF,JPG

頁數:188

字數:68680

ISBN:9786267326244

EISBN:9786267326381 EPUB

分類:戲劇電影  

馬上看!不用等預約。
借閱說明

  以文學評論之眼觀看電影作品,以文學研究方法分析電影細節。

  本書名為《時光與想像:電影.文學.敘事》,主題「時光」正好回應副題「電影」,而「想像」既指「電影」也及「文學」,亦跟副題「敘事」有關。根據經典文學關鍵詞辭典A Glossray of Literay Terms (M.H. Abrams),「敘事」包括「敘事者」、「事件」、「人物角色」、「時間」等。這些「敘事」關鍵詞,不但能應用於文學分析,也適用於電影評論。

  作者影評大多發表於香港重要文藝網站「虛詞」,並曾轉載於香港知名電影專頁例如「安樂影片」、「高先電影」等,獲業界人士肯定。書中探討的電影主題和語言各有特色,如以五感分析《叔.叔》中的同志桑拿空間、利用「參差對照」概念觀看許鞍華紀錄片《好好拍電影》、從生父缺席與異地對比評析《梅艷芳》、以網路評論為研究對象討論《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拆解《親愛的房客》的家庭敘事結構、對照《一秒鐘》的三組人物設計、梳理《她和他的戀愛花期》的時間敘述手法、揭露《911算命律師》中的性別困境、論《最好的時光》之空間美學等。

  全書共分兩個章節:一是「香港的多重記憶」,著重探討香港電影的不同面貌,考察香港文化的獨特之處。二是「異地的紛繁圖景」,著重評論香港以外的地域,例如台灣、日本、美國,甚至跨越歷史時空的電影,從而思考人生的價值和意義。

本書特色

  ★以文學評論之眼觀看電影作品,以文學研究方法分析電影細節,全面而深入地探討文化、歷史、性別等議題。

  ★作者影評曾轉載於香港知名電影專頁例如「安樂影片」、「高先電影」等,獲業界人士肯定。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教授何杏楓誠心推薦。

各界推薦

  何杏楓(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教授)

作者簡介

葉嘉詠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哲學博士,現於原校任講師,並擔任香港文學研究中心委員。研究興趣包括台灣文學、香港文學、電影等,合編《胡菊人《良友》專欄文選》、《地景.人文.寫作:中學生社區文學導覽資料及創作集》和《陌生天堂:五十年代都市故事選》,另發表學術論文〈香港文藝刊物中的三個陳映真專輯述評〉、〈施叔青在香港──以《七十年代》月刊和《博益月刊》為例〉等,電影、文學、歌詞和戲劇評論刊登於「虛詞」、「微批」等網站,並有小說及散文創作。
 

  • 代序/何杏楓
  • 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