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歷史思維的法學:結合臺灣法律社會史法律論證
點閱:61作者:王泰升著
出版年:2010
出版社:王泰升出版
出版地:臺北市
格式:PDF,JPG
頁數:450
ISBN:9789574174577
分類:SDG16 和平、正義及健全制度  
書籍難度(SR):802
適讀年齡:高於十二年級
本書先從法學的內涵是什麼談起,強調有將歷史思維納入法學研究的必要。為此需要而存在的台灣法律史,其特色即為「因多源而多元與外來法的在地化」;而具有此等內涵的法律史長期被忽視,正反映台灣在現代型國家建構上的曲折與複雜。接著即依循「從法條到法社會」所經歷的「法律條文、法學理論、司法或行政上對個案適用法律、社會生活上的運用法律」,逐一闡述「立足於在地社會經驗的法學上批判:以『法律暴力』論為例」、「再訪岡松參太郎學說與日治前期民事法變遷:兼論「習慣立法」的生成、消逝與再現」、「日治時期的司法官僚法學:以姉齒松平之生平及研究業績為例」、「台灣人法意識的轉型:日治時期台灣法與日本法的相互融合」。再具體地以「檢察制度在台灣的發展歷程」與「論台灣法學教育的發展與省思」等兩項主題,展現將歷史思維納入法學研究的可能性。最後則以建構「從在地社會經驗出發的法學」,作為終極目標。
作者簡介
王泰升
現職:台灣大學法律學院特聘教授兼法律與社會研究中心主任,中央研究院台史所與法律所合聘研究員,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兼任教授,台北大學法律學系兼任教授。經歷:行政院國科會法律學門召集人(2007-2009)。台灣大學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所長兼法律學院副院長。(2006-2009)哈佛大學、華盛頓大學、早稻田大學、新加坡大學訪問學者。(2001、2005、2006、2007)台灣大學終身特聘教授(2006)。台灣大學遴選為十二位「經師與人師」之一(2005)。教育部學術獎,人文及社會科學類科(2005)。國史館台灣文獻館傑出文獻研究獎(2002)。國科會傑出研究獎(2001)。台灣大學教學傑出獎(2000)。執業律師(1986-1989,1993)。學歷: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法學博士。(Ph.D., 1992)、法學碩士(1990)。國立台北大學法學碩士(1988)。國立台灣大學法學士(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