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信:心靈的寄託和家族的記憶

點閱:2

作者:洪靈菲著

出版年:2023

出版社:千華駐科技

出版地:臺北市

格式:EPUB 流式

字數:24286

EISBN:9786263687714 EPUB

分類:散文  

馬上看!不用等預約。
借閱說明
《家信》是作者從1927年冬至1930年春間所寫的近200萬字作品之一。這本書共分八個章節,其中包括了第一章的作者簡介,以及後續七個章節的主要內容。這些章節涵蓋了各種主題,如生活、愛情、家庭和社會等。透過這些家信,讀者可以深入地瞭解當時的歷史和文化背景,以及作者對於這些問題的獨特見解。這些作品及其眾多的詩歌、散文、文學評論和譯著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寶貴的財富。通過閱讀這些作品,我們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欣賞這個時期的文學藝術成就,以及作者在其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在《家信》中,作者以真誠、溫暖的筆觸,寫下了他與家人之間深情厚愛的感人故事。作者通過文字,表達了對親情、友情、愛情等各種情感的理解和領悟,也融入了對於時代背景和社會生活的思考和觀察。這些家信既是一種家族關係的延伸,也是作者對時代、人生、自我等問題的反思和探尋。

除了獨特的文學價值,這本書還具有歷史和文化意義。《家信》記錄了民國時期午後陽光下的生活場景,展現了當時普通百姓的生活面貌和感受。同時,作者也通過對家族史和宗譜的挖掘,為讀者呈現了一個真實、生動的中國家族形象。

正如作者簡介所述,作者不僅在《家信》中表現出出色的文學才華,還涉足了許多其他領域。在《流亡》、《前線》等作品中,作者探討了個人的命運和人性的變幻;在《大海》和《柿園》中,他則著力描繪了自然與人的關係。這些作品各有特色,但都為當時中國的文學藝術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作者通過對家庭生活和家族歷史的描繪,展現了他對於親情的理解和追求,也為讀者提供了一扇瞭解當時中國社會和文化的視窗。如果您想瞭解家族歷史、體味親情溫暖,或者欣賞民國時期的文學佳作,那麼《家信》是不容錯過的精品讀物。
作者簡介

洪靈菲(1902-1934),現代作家,筆名林曼青、林陰南、李鐵郎等。廣東潮州人。出身貧苦的農民家庭,6 歲開始從事體力勞動,後到廣東高等師範學校讀書,學生時代,積極投身革命運動。大革命失敗後,遭到國民黨的通緝,被迫流亡到新加坡等鄰國。曾參與出版《我們月刊》。1930 年「左聯」成立時,他是七人常委之一。1933 年被國民黨逮捕,洪靈菲被捕後,堅守黨的機密,堅貞不屈。1934年中秋前後,年僅32歲的洪靈菲被槍殺于南京雨花臺。主要作品有《流亡》、《前線》等。
  • 版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