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主革命的先驅孫中山:推翻滿清帝制、建立民主共和, 一窺國父的政治思想與精神面貌

點閱:32

作者:鐘聲著

出版年:2023

出版社:千華駐科技

出版地:臺北市

格式:EPUB 流式

字數:99896

EISBN:9786263682511 EPUB

分類:政治  

馬上看!不用等預約。
借閱說明
「貧困不等於沒有志向,艱難不等於不能成功。」 
「從來就不存在好的戰爭,也不存在壞的和平。」 
「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 

※ ※ ※ 

孫中山(西元1866~1925年),中國近代史上的偉大政治家和革命家,被譽為中華民主革命的先驅者。他的政治生涯始於少年時期,並持續了數十年,一直到北伐時期病逝。他的生平經歷被分為幾個階段,包括早年的求學時期、開始從事革命事業、與共產黨的合作等。 

孫中山出生於廣東省南海縣一個小農家庭,從小就顯示出了聰明才智和堅定的性格。他非常懂事,喜歡思考和提問,求知欲強烈。在年幼時,他的哥哥去世後,孫中山便成為家中的經濟支柱,這也鍛造了他堅強的性格。他從小就有志向,一直到後來的革命運動,他都對中國的未來充滿了信心。 

孫中山在求學過程中接觸到了新的思想,開始反對封建迷信,並且努力學習西方知識,這些都為後來的革命運動打下了基礎。 

1894年,孫中山於檀香山成立興中會,開始積極參與革命運動。但是這條革命道路並不平坦,他在廣州、惠州、南昌等地發動起義,皆以失敗告終。皇天不負苦心人,經歷了10次失敗的革命,最終於1911年推翻無能的滿清政府,建立中華民國,中間曾與共產黨合作,而後又與北洋政府進行了長期抗爭。他堅定地為革命事業鞠躬盡瘁,直到最後一刻,他都沒有停止他的奮鬥。 

孫中山也是一名學者和醫生,他努力學習醫學,希望能夠治國救民。他結交了許多有識之士,並為革命事業而奮鬥。他辭去大總統之職,重新籌組政黨,並發起護法運動,思考革命方向,再次揮師北伐。他的經歷、思想和貢獻對中國革命和現代化進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孫中山的生平事蹟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他的名言也被人們傳誦至今。他留下了許多經典故事,讓人們深受啟發。本書主要參考資料包括了孫中山的自傳、回憶錄和相關研究文獻,為讀者呈現了一個真實而立體的孫中山形象。
作者簡介


鍾聲,專職編者。
  • 前言
  • 本書主要參考資料
  • 版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