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亞論叢. 第二十三期
點閱:3作者:<<新亞論叢>>編輯委員會主編
出版年:2022
出版社: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地:臺北市
集叢名:大學叢書,新亞論叢:1703009
格式:PDF,JPG
頁數:544
ISBN:9789864788163
EISBN:9789864788910 PDF
分類:中文現代文學  
附註:附錄: 永懷李璜(幼椿)教授 : 並記其為余所撰之一篇序文等5種
系列書: 新亞論叢,本系列共8本
作者簡介
主編簡介
《新亞論叢》編輯委員會
過常寶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曾任香港教育學院、韓國高麗大學、臺灣東吳大學客座教授。著有《中國古代文學接受史》、《原史文化及文獻研究》、《依然舊時明月(增訂本)》、《楚辭與原始宗教》、《制禮作樂與西周文獻的生成》等多部著作,發表論文近百篇。
鄭潤培
香港新亞研究所博士。曾任新亞研究所副研究員,澳州昆士蘭大學亞洲商業史研究中心研究員。現職澳門大學教育學院助理教授。專著有《中國現代化歷程──漢陽鐵廠(1890-1908)》《中國企業經營管理──近代案例》等,亦有多篇論文發表。
楊永漢
現任香港新亞文商書院院長,兼樹仁大學助理教授。曾任孔聖堂中學校長,香港城市大學、澳門大學、樹仁大學、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新亞研究所兼碩士生導師。著作有《論晚明遼餉收支》、《虛構與史實》、《觀瀾索源:先秦兩漢思想與教育》(合著)等。
章節
- 編輯弁言
- 普賢十大行願與念佛求生淨土的關係及意義探討/(印度)Dr. Skalzang Dolma
- 闡述阿彌陀佛〈因地行願〉之研究/(印度)Dr. U KUNDALA
- 《周易》結構略例/(臺灣)毛炳生
- 西周青銅器銘文「同銘反覆」考論/(江蘇)陳春保
- 《周禮》「豳詩」考/(浙江)夏德靠
- 周代「天命」說的興起及其話語解構/(北京)羅新慧、李明陽
- 《左傳》夢境載錄中的命運觀與理性話語建構/(北京)楊一泓
- 山嶽信仰與《山海經》的文本生成/(湖州)馮媛
- 性善惡論的反思/(香港)楊永漢
- 「形于內而顯於外」——荀子「誠論」新解/(北京)馬欣欣
- 歷史話語的建構與闡釋——以「楚子圍宋」的文本分析為例/(北京)尚潔
- 漢代羊裘述要/(香港)官德祥
- 皆拓學術之區宇,各具自家之面目——梁啟超、陳寅恪、錢鍾書三家研陶之綜論/(北京)翟樂
- 委運任化真自然 聖心融會儒釋道——以《形影神》詩為例探析陶淵明生死觀的思想淵源/(北京)王楚
- 中古自然經濟節略/(澳門)溫如嘉
- 唐玄宗時期貨幣非國家化的辯論/(香港)趙善軒
- 李白詩歌「月」意象的集大成書寫與經典化表達/(北京)劉林雲
- 安史之亂前後的天象變化與天命之爭/(北京)王聰
- 略談韓愈「以文為戲」的戲謔文/(南京)歐陽嘉明、(澳門)張偉保
- 長慶之流風,喪亂之詩史——敘事學視角下韋莊、吳偉業的長篇歌行/(北京)魯楊泰
- 色與空:論李商隱詩歌中的「高唐神女」系統/(北京)李爾清
- 佛禪語言文字觀與白居易詩學觀的衝突及其轉化/(北京)曹璐
- 白居易寫真詩的功名觀念和生命意識/(北京)張冠柔
- 「斯文未盡喪」——論五代蜀地與江南文人的「崇儒尚雅」活動與工藝創作實踐/(安徽)剛祥雲
- 知識介入與身體在場:論疾病詩在宋代的演進/(北京)李雅靜
- 張栻「敬」論的建構——兼論張栻對湖湘學派工夫論的反思/(新加坡)湯嫣嫣
- 天啟進士姚恭之仕宦及其生卒年新探/(香港)黃山
- 知音未盡:論明清女性作家彈詞寫作的承傳——以彈詞《玉釧緣》、《再生緣》為中心/(北京)吳越
- 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舊鈔本七種之考述及日本抄本《解題》之輯佚/(香港)何廣棪
- 大夢已覺,人才未備——《香港華字日報》所見晚清學務的時論/(澳門)鄭振偉
- 士民之責 書香濟世——徐樹蘭、徐爾谷家族研究/(浙江)蔡彥
- 淺析孫中山遺囑的符號構建/(香港)吳至通
- 卞之琳新詩的中國哲學解讀——以〈斷章〉、〈圓寶盒〉、〈白螺殼〉為中心/(香港)江彥希
- 「實有形態形上學」與「境界形態形上學」如何合一?——牟宗三先生「道德的形上學」探究/(北京)朱萌然
- 李碧華《胭脂扣》的經典化改編——電影版「如花」的「鬼」形象重塑/(香港)區肇龍
- 「歷史書寫」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北京)郭晨光
- 珠三角沿岸蜑家禁忌習俗/(香港)馮國強
- “Teacher Education lays the Foundation of Nurturing Human Resources to be seen in a Hundred Years”: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of Confucian Merchant Tin Ka Ping/(Hong Kong)Au, Chi-kin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