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專利案例研析
點閱:29作者:專利師公會兩岸事務委員會編
出版年:2013
出版社:元照
出版地:臺北市
格式:PDF,JPG
頁數:244
ISBN:9789862551806
分類:法律  SDG16 和平、正義及健全制度  
書籍難度(SR):823
適讀年齡:高於十二年級
本書簡介
ECFA時代兩岸經貿交流將更上層樓,同時隨著兩岸企業的互動頻繁,衍生出的法律問題也引起了不少的注意與討論。然而在司法判決不確定性的情況下,台商面對陌生的體制與繁複的大陸法律,將產生諸多商業布局與智慧財產保護的難題。
本書由台灣專利師公會12位精通兩岸事務的專利師分別執筆,評析大陸法制與台灣法制上觀點的異同,每篇文章皆有作者對該案例的評論。本書的出版希冀可供國內學術界與實務界處理相關問題時之參考,同時希望拋磚引玉,吸引更多法律人投身專利法規研究的領域。
作者簡介
主編:專利師公會兩岸事務委員會
【現職】
中華民國專利師公會於2009年12月11日成立,同時亦成立兩岸事務委員會,由李貴敏專利師擔任第一屆之主委,蔡坤旺專利師及廖鉦逹專利師擔任副主委,本屆兩岸事務委員會已完成之任務包括:建立與大陸代理人協會之對口及互訪,並促使大陸開放台灣人士報考大陸專利代理人考試,其間並與台灣大學及北京清華大學舉辦兩岸智慧財產權論壇,此次出版大陸專利案例研析乙書,以開啟專利相關從業人員對於大陸專利法及實務見解之瞭解。
作者:王彥評
【現職】
文彬國際專利商標事務所所長
【學歷】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電機工程碩士
作者:王蕙瑜
【現職】
亞諾法生技股份有限公司法務智財資深管理師
【學歷】
國立臺灣大學分子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碩士
作者:李貴敏
【現職】
立法委員、金典法律事務所所長
【學歷】
國立政治大學法碩士
美國太平洋大學法碩士及法學博士
作者:焦子奇
【現職】
國際通商法律事務所律師
作者:單寶荃
【現職】
國際通商法律事務所科技經理
作者:林景郁
【現職】
台一國際專利法律事務所專利師
【學歷】
逢甲大學電子工程學系
作者:孫寶成
【現職】
理律法律事務所專利師
【學歷】
美國富蘭克林皮爾斯法學中心法律博士
作者:陳翊芬
【現職】
專利師
【學歷】
美國賓州州立大學化學工程碩士
作者:蔡坤旺
【現職】
專利師公會兩岸事務副主委、專利師、律師
【經歷】
法瑪智財科技顧問公司 執行長
法瑪國際專利法律事務所 律師
【學歷】
美國富蘭克林皮爾斯法學院碩士
北京清華大學法學博士
作者:彭國洋
【現職】
連邦國際專利商標事務所合夥人、國外部副理
【學歷】
國立交通大學電信工程研究所碩士
東吳大學法律專業碩士班碩士
作者:歐師維
【現職】
宇智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專案經理
宇邦智權事務所專利師
【學歷】
國立政治大學智慧財產研究所碩士
作者:謝宗穎
【現職】
元亨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
【學歷】
國立中興大學法律學研究所法學碩士
章節
- 理事長序 蔡坤財
- 序文 李貴敏
- 編者序 蔡坤旺
- 關於職務發明之評論 ──以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2008)滬高民三 (知)終字第130號判決為例
- 關於職務發明之評論 ──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2009)中民初 字第567號判決為例
- 關於認定職務發明因素之評論 ──以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2009)武知 初字第543號判決為例
- 論中國大陸訴前禁令之申請與解除 ──以陜西省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2007)西立 禁字第001號裁定為例
- 論中國大陸專利法中所謂必要技術特徵之判定 ──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2010)一中知 行初字第1931號判決為例
- 論中國大陸全要件原則的實踐 ──以最高人民法院(2009)民提字第83號判決為例
- 論中國大陸專利法中所謂妨害公共利益的發明創造之探討 ──關於北中第一中級人民法院(2008)一中行 初字第667號判決之評論
- 論中國大陸有關等同侵權適用之判斷 ──以最高人民法院(2009)民申字第65號判決 為例
- 論中國大陸專利法中創造性的判斷 ──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2010)高行終字第 40號判決之評論為例
- 論中國大陸外觀設計專利侵權糾紛實踐 ──以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2010)蘇知民終字 第0125號判決為例
- 論中國大陸外觀設計專利無效行政糾紛實踐 ──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2008)一中行 初字第1051號判決為例
- 被控侵權產品是否落入涉案專利權的保護範圍之評論 ──江蘇省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2008)寧民三 初字第18號判決為例
- 中國大陸同一申請人取得相同和近似外觀設計專利是否 違反重複授權原則 ──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2008)高行終字第 00377號行政判決為例
- 中國大陸實用新型的等同侵權判斷 ──以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2010)閩民終字 第68號民事判決為例
- 中國大陸實用新型權利要求中用語的解釋及禁止反悔原則 ──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2005)高行終字 第120號行政判決為例
- 論中國大陸禁反言原則的實踐 ──以最高人民法院(2009)民提字第20號判決 為例
- 論中國大陸之專利新穎性認定及無效宣告程序中對專利 文件之修改 ──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2010)一中知 行初字第315號判決為例
- 論中國大陸之專利分案申請時限 ──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2008)一中行 初字第01262號判決為例
- 多餘指定與禁止反悔原則的適用 ──(2008)滬一中民五(知)初字第442號 判決評析
- 先用權抗辯 ──(2009)粵高法民三終字第174號判決評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