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滿清末代皇帝退位後還持續賜舊臣諡號?袁世凱稱帝時,楊度曾拿三萬元攏絡黃興?北京一時成了滿是密探的偵探之城?去澡堂泡個澡也能被栽贓?
同盟會成員朱德裳揭露光緒皇帝、康有為、張之洞、黃興、宋教仁、楊度、袁世凱等晚清民初重要人物之逸聞
【同盟會成員經典史料首次在臺出版】重新點校、分段、增加小標題,便於檢索
★滿清末代皇帝退位後還持續賜舊臣諡號?袁世凱稱帝時,楊度曾拿三萬元攏絡黃興?北京一時成了滿是密探的偵探之城?去澡堂泡個澡也能被栽贓?
★同盟會成員朱德裳揭露光緒皇帝、康有為、張之洞、黃興、宋教仁、楊度、袁世凱等晚清民初重要人物之逸聞
★同盟會成員經典史料首次在臺出版:重新點校、分段、增加小標題,便於檢索
★文史專家蔡登山專文導讀
「二次獨立失敗,北京以亂黨潜伏於肘腋之間,於是偵察四出,北京士大夫大為恐怖。警察廳、軍政執法處、憲兵司令部,皆偵探機關也。每晨有珠寶客人、文房小夥往來於各會館中,攜物以求售者,偵探也。戲園走卒,火車茶房,執鞭煮茗以侍候客人者,偵探也。
又有庸劣偵探,實無所獲,於是日伺浴堂。見有脫衣入浴者,暗以此類文書,置其衣裡。及浴畢歸家,方下樓即遇緹騎。一搜身中,證據確鑿。如此種種,可笑如此。」──〈北京偵探時代〉
朱德裳,字師晦,早年支持康有為、梁啟超的維新運動,後官費東渡留日、學習警政,進而支持革命並加入同盟會,與黃興、蔡鍔等革命黨人過從甚密。民國建立後,任職於交通部,袁世凱稱帝後罷官回鄉。晚年潛心著述《從晚清到民初:三十年聞見錄》,蒐羅自身在清末民初間的所見所聞,寫下了在這三十年間對政局變化的觀察與回憶。包括大量對清末民初政治界、學術界名人之側寫,包括黃興、宋教仁、楊度、袁世凱、蔡鍔、康有為、梁士詒、張之洞、譚嗣同、梁啟超、胡漢民、李鴻章、左宗棠、汪榮寶、劉坤一、章士釗、善耆等等,具有高度的史料價值。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原著/朱德裳
朱德裳(1874-1936),字師晦,早年支持康有為、梁啟超的維新運動,後官費東渡留日、學習警政,進而支持革命並加入同盟會,與黃興、蔡鍔等革命黨人過從甚密。民國建立後,任職於交通部,袁世凱稱帝後罷官回鄉著述。
主編/蔡登山
文史作家,曾製作及編劇《作家身影》紀錄片,完成魯迅、周作人、郁達夫、徐志摩、朱自清、老舍、冰心、沈從文、巴金、曹禺、蕭乾、張愛玲諸人之傳記影像,開探索作家心靈風氣之先。著有:《人間四月天》、《傳奇未完──張愛玲》、《色戒愛玲》、《魯迅愛過的人》、《何處尋你──胡適的戀人及友人》、《梅蘭芳與孟小冬》、《民國的身影》、《讀人閱史──從晚清到民國》、《叛國者與「親日」文人》與《楊翠喜‧聲色晚清》等十數本著作。
章節
- 導讀 朱德裳和《三十年聞見錄》/蔡登山
- 先大父事略/朱運
- 四十萬兩
- 黃克強督辦粵漢鐵路
- 花雲仙
- 三萬金
- 漢口商場督辦
- 北京中日公司
- 宋育仁
- 古納
- 國民會議
- 大典籌備處
- 封爵
- 檢察廳
- 憲法稿
- 宴教育會議代表
- 朱啟鈐臉
- 各省代表
- 比款
- 謔詞
- 殷鴻壽
- 袁寒雲詩
- 順天時報
- 黃克強歸故鄉逸事
- 陳鳳光
- 喊楊度
- 二樹藤花館
- 不黨議會
- 蔡松坡出京
- 蔡松坡之日郵
- 松坡室中之盜案
- 雲南鈔票
- 康南海大觀帖
- 一等公
- 跪奏
- 李力閣
- 梁財神
- 兩大公司
- 梁青郊
- 奉命請客
- 法源寺唐畫
- 交通系
- 繆筱山諧談
- 巡撫崽
- 袁海
- 跑街名士
- 方厚卿
- 包攬把持
- 黃克強二次獨立
- 楊皙子哀輓之詞
- 傅彩雲末路
- 南京克復
- 徐夫人
- 文廷式筆記
- 菜廠胡同一月之逸事
- 宋遁初之離湘
- 記洪述祖
- 再記洪述祖
- 國史館長
- 留學生雋語
- 北京偵探時代
- 張文襄之用人
- 文人革命之始
- 公羊學
- 張孝達最惡公羊學
- 李文田不喜康南海
- 潘伯寅面諷康南海
- 同光之際學風
- 劉忠誠一電救德宗
- 譚復生為父謝王五
- 隆裕太后欲殺袁世凱
- 義寧陳氏之清風亮節
- 戊戌湖南新政
- 舊學真經考
- 王何必曰利
- 名優自願嫁名士
- 王湘綺經注文不減漢人
- 王湘綺一生學莊子
- 蜀士尊重王湘綺不專在學問
- 王湘綺一言殺羅研生
- 俞曲園晚猶學道
- 印刷物橫絕地球
- 大學堂試驗生理學
- 滿人亦未嘗不學
- 日本大有造於東方科學
- 西籍難譯
- 日本明治維新
- 康南海倡留學日本之議
- 二張門人
- 章宗祥比汪榮寶、曹汝霖尚為膽小
- 蔭昌兵潰
- 梁啟超文章能品
- 《清議報》詆譏榮祿張孝達
- 孫蔚粼別傳
- 張文襄逸事
- 胡漢民等為召開國民黨五全代表大會聯電中央之原文
- 張之洞大拜謝恩摺
- 滿清以龍旗為國旗
- 安維峻奏請銷毀《新學偽經考》
- 朱淇及清末訖民國二十年北京報界概況
- 裕長不願升將軍
- 戊戌四軍機章京之死及株連
- 五路財神
- 載澤死後無以為殮
- 滿洲大僚,財權旁落
- 蒙古實業公司
- 李鴻章一貫主和
- 李鴻章聘英德逸聞
- 周馥受知於李鴻章
- 李鴻章程學啟殺降
- 不失民心
- 談岑春煊
- 《石遺室詩話》記左文襄事有誤
- 左翁交契
- 左文襄赴閩督師
- 左文襄晚年故作偃蹇
- 洗馬
- 張之洞十六歲領解
- 女教育家姚蘊素
- 瑞澂遁逃
- 談汪榮寶
- 捐納最為晚清秕政
- 劉坤一軼事
- 鹽丁之苦
- 章士釗訴訟文字典雅可誦
- 寇連材之傳聞異辭
- 清末宮廷演戲軼聞
- 端茶送客
- 端方以攝影革職
- 林紹年請更名韶延
- 王錱軼事
- 徐琪《南齋日記》
- 徐琪扶病謝恩
- 魔王梁僧寶
- 徐賡陛善為公牘
- 光緒後期之親貴政治
- 奕訢獲咎
- 清帝退位後猶於舊臣予謚
- 吳薌厈記飛車失實
- 錄癸酉談往
- 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