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書是伊沙既《尿床》之後的在台第二部詩集,詩中充滿了「口語」意味,表達對自身處境和社會政治現況的諷刺、批判。
2.伊沙是大陸9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先鋒詩人,以「口語詩」聞名,他詩的題材相當廣,如結巴、占卜大師、野種、夜行者、假肢工廠、強姦犯、陽痿患者、危樓、叛國者、女囚、煙民、收屍者、太平間、廢品店等都可入題。痞子氣的詩句備受爭議,但相反地也引來不少追隨者。
3.作者榮獲多種獎項肯定,包括:《詩參考》「十年成就獎」暨「經典作品獎」、《山花》2000年度詩歌獎、首屆「明天‧額爾古納」中國詩歌雙年展「雙年詩人獎」、首屆光成詩歌獎、御鼎詩歌獎二十一世紀中國詩歌「十年成就獎」等多種獎項。
伊沙是大陸詩壇近二十年來飽受爭議又備受矚目的一位先鋒詩人,誠如詩人、詩評家唐欣博士所言:「在代表等級、秩序和既得利益的『紳士』們看來,張牙舞爪、橫衝直撞的『痞子』簡直就是一種褻瀆和破壞,是一場災難。但令他們吃驚和難堪的是,他們的『完美』、『高雅』居然不堪『痞子』們的輕輕一擊,而『痞子』們那些生氣旺盛、粗糙甚至『反動』的作品反倒很快登堂入室,進入到新的經典和傳統的行列。這曾經是拜倫的經歷、金斯堡的經歷,也是伊沙的經歷。他的那些『非詩』的詩歌,帶著壓抑不住的力量,迅速招來非議和批評,也招來大量的追隨者和模仿者,並成為不容忽視的詩歌現象,使得先鋒詩歌的內部格局、關係和方向發生了變化。」
本書是伊沙繼《尿床》(唐山版)之後在臺灣出版的第二部詩集,既包括他在1988-2008年間創作的全新的短詩精選,又包括他近年創作的〈藍燈〉等多首長詩力作。伊沙在臺已擁有不少詩迷,本書為全面瞭解這位大陸先鋒詩人的創作成果開啟了一扇新視窗。
作者簡介
伊沙
原名吳文健。男。1966年5月19日生於四川省成都市。1989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現於西安外國語大學中文學院任教。已經出版的主要著作有:詩集《餓死詩人》、《野種之歌》、《我終於理解了你的拒絕》、《伊沙詩選》、《我的英雄》、《車過黃河》、《靈魂出竅》、《紋心》、《尿床》、《無題詩集》,長詩《唐》,散文隨筆集《一個都不放過》、《被迫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無知者無恥》、《晨鐘暮鼓》,中短篇小說集《俗人理解不了的幸福》、《誰痛誰知道》,長篇小說《江山美人》、《狂歡》、《中國往事》、《黃金在天上》、《迷亂》等。另有與人合集多部,外文譯本數本。編著有《世紀詩典》、《現代詩經》、《被遺忘的經典詩歌》(上、下卷)等。
曾獲《詩參考》「十年成就獎」暨「經典作品獎」、《山花》2000年度詩歌獎、首屆「明天‧額爾古納」中國詩歌雙年展「雙年詩人獎」、首屆光成詩歌獎、御鼎詩歌獎二十一世紀中國詩歌「十年成就獎」等多種獎項。曾應邀出席第16屆瑞典奈舍國際詩歌節、第38屆荷蘭鹿特丹國際詩歌節、第20屆英國奧爾德堡國際詩歌節、第二屆青海湖國際詩歌節等國內外交流活動。
章節
- 詩歌也是挑戰(代序)/唐欣
- 看英國電影《女英烈傳》
- 北京別
- 保衛薩拉熱窩
- 1990
- 我想地球又病了
- 號外新聞
- 歡迎歡迎熱烈歡迎
- 光頭行動
- 那隻壁虎
- 傷口之歌
- 案例
- 香港1997
- 笑容可掬
- 柔和七星,柔和七星
- 一句歌詞
- 誤讀的故事
- 中秋花好月圓之夜聽一個孩子談愛情
- 目光延伸之處
- 非典新聞
- 托翁罵我
- 戈巴契夫
- 粉色江山萬里長
- 本詩有寄無址
- 越南的憂鬱
- 向導演致敬
- 我愛美國電影
- 酷夏
- 滅蚊燈
- 導彈與詩
- 烏鴉
- 中國人的清明節
- 瘋子遍地
- 黑暗中的光明
- 敘述(不是敘事)
- 我是良民我怕誰
- 熱浪中的理想國
- 信仰
- 神祕的高牆
- 保羅‧蒂貝茨
- 冬日最後一隻蚊子
- 孿生兄弟
- 刀
- 奧運鸚鵡
- 柏林1936
- 奧運與地震
- 再遭拒簽記
- 毛
- 生活的默劇
- 吾愛吾師
- 中美關係
- 海地地震
- 詩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 酒鬼聖徒
- 家是我們一生的陰影
- 讀人
- 紀念
- 夜讀《三國志》
- 天意如雪
- 中國年
- 立春
- 角色
- 愚人節:在街心公園松樹下
- 眉批
- 春來到
- 道德員警盯著你
- 希望
- 不止一次經歷你也曾經經歷
- 行路難
- 廢園
- 左先生
- 堂堂店名
- 詩人
- 草坪
- 一條路
- 偽檢討書
- 往來無白丁
- 是國人之奴性還是永恆之女性
- 夜的畫
- 在超市
- 世界的角落
- 神蹟
- 網語真言
- 鈾
- 藍燈
- 伊沙文學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