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的政治與困境:陳伯達與「造反」的時代

點閱:69

譯自:중국 문화대혁명과 정치의 아포리아:중앙문혁소조장 천보다와 '조반'의 시대

其他題名:陳伯達與造反的時代

作者:白承旭(백승욱)作;延光錫譯

出版年:2014

出版社: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

出版地:新竹市

集叢名:亞洲現代性與批判思想系列叢書 學術NCTU

格式:PDF,JPG

頁數:304

ISBN:9789866301612

分類:政治  

書籍難度(SR):746

適讀年齡:高於十二年級

SR值是什麼?
馬上看!不用等預約。
借閱說明

內容簡介

文化大革命的展開原是為了解決黨與社會主義體制所產生的矛盾問題,
但其結果卻演變為對群眾運動進行敵對性的鎮壓。
 
以「群眾自辦」為革命的方向、「造反有理」、「炮打司令部」為革命的口號,象徵著文化大革命是一個「造反」的時代,但這些造反的潮流卻不盡與毛澤東的意圖相同。本書將焦點放在文革時期扮演核心角色的中央文革小組組長陳伯達身上,以及他與毛主席和造反派的關係。陳伯達做為毛澤東在理念上最親近的同志,但也被指為是造反派的幕後象徵;以陳伯達為象徵性人物,來探討「造反」運動的出現與消滅間所湧現的文革困境與癥結。

  • 推薦序(一) 陳伯達與文革:一個原理性的思考 ◎ 劉紀蕙
  • 推薦序(二) 延續文革歷史的思考歷程 ◎ 陳信行
  • 中文版代序 面對文革問題與文革複雜性 ◎ 錢理群
  • 韓文版序 寫在前面 ◎ 白承旭
  • 第五章 評價文革的迂迴之路:圍繞政治困境(aporia)的論點
  • 第六章 結語:文革提出的政治可能性與困境
  • 參考文獻
  • 附錄
  • 翻譯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