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一位學人的閱讀之旅,也是一個讀者的心路歷程,在閱讀中思索,在思索中閱讀,其目的不僅是通過閱讀來豐富人生,更是通過閱讀來塑造人生。讀書,是為了開眼界,長見識,增學問,也是為了讓我們活得更像一個人。
章節
- 生命中的怕和愛—楊絳《走到人生邊上—自問自答》讀後
- 馬原的「錯誤」—細讀馬原《細讀精典》
- 「要緊的是不管搞哪一行,千萬不要作第二等的題目。」—何炳棣《讀史閱世六十年》讀後
- 學問與問學—《許倬雲問學記》讀後
- 派系紛爭幾時休—《朱東潤自傳》讀後
- 殘雪探尋藝術的奧祕—殘雪《趨光運動》讀後
- 死裏逃生,源於愛—弗蘭克《活出意義來》讀後
- 有多少細節等待打撈—沈寧《一個家族記憶中的政要名流》讀後
- 王蒙筆下的「一位名門人士」和章詒和筆下的「文化部長」—王蒙《半生多事》讀後
- 耐人尋味的「酷評」—王蒙《王蒙自傳‧大塊文章》讀後
- 閱讀與差異—關於《包法利夫人》的閱讀研究
- 再堅硬的女人也有一道隱祕的傷口—卡森.麥卡勒斯《傷心咖啡館之歌》文本細讀
- 我破獲了一樁撲朔迷離的「殺人案」—博爾赫斯的《玫瑰角的漢子》文本細讀
- 愛,創造了奇蹟—細讀歐.亨利《最後一片葉子》
- 致命的幻覺—張愛玲《色‧戒》讀後
- 呂熒:我思故我在
- 楊絳對讀者的貢獻是「零」
- 吳學昭「解構」謝泳
- 「筆桿子」的風流—不同角度品察文化名人
- 「甩掉了思想的聲音」—讀知堂札記
- 後記:不動筆墨不讀書
同書類書籍
下一階段SR書籍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