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輕鬆讀 2009/10/29 [第352期]:看透企管這一行

點閱:36

其他題名:企管不是行業

作者:馬修.史都華(Matthew Stewart)原著

出版年:2009.10

出版社:輕鬆讀文化

出版地:臺北市

集叢名:經營管理

格式:PDF,JPG

頁數:66

馬上看!不用等預約。
借閱說明

企管是百年來最賺錢的行業之一;看顧問公司創辦人現身說法,了解MBA、管理大師、顧問到底在幹什麼!

本期目錄:

第1部分:管理顧問
第2部分:MBA——企業管理碩士
第3部分:管理大師
第4部分:執行長

主題看板:

管理迷思(The Management Myth)

企業界總是有層出不窮的管理問題,各種管理方法也因此而誕生。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專家或顧問提出各種看似放諸四海皆準的管理建議,而且會加上具有吸引力的名稱,搭配成功的具體案例來凸顯成效。不少企業或企業領導人往往沒想清楚就快速引進公司實行,多數的實驗結果都只是白忙一場。然而,這些企業領導人卻不曾放棄,因為過一陣子又會出現新理論供他們追逐,結果也多半無功而返。這種為管理而管理的現象,在許多組織中幾乎是周而復始,不斷循環。

每家企業都有各自不同的策略、競爭環境和事業經營模式,每一項條件都有不同的成功要素,讓領導人無法完全複製或套用任何一種管理理論。1994年,當美國聯合航空決定與西南航空競爭加州市場時,他們也開始模仿西南航空的作法:讓服務人員換上便服、只飛波音737一型飛機,並為這類服務命名為「聯合飛梭」(Shuttle by United),同樣不提供食物、提高航班頻率、縮短地面上的候機時間。結果是西南航空在加州的市占率反而節節升高,迫使聯合航空放棄「聯合飛梭」的計畫。昔日美國的汽車業者為了學習日本豐田汽車的「全面品管」,同樣設置了拉繩,只要員工發現瑕疵,就立即扯動繩索來停止裝配線;他們也建立了即時存貨系統和統計程序管理圖表,但美國汽車業的生產力直到今日仍然遠遠落後豐田汽車。

企業領導人在接受新的理論或做法時,應該仔細想想什麼樣的做法才是真正適合公司的體質,一味追求形式上的管理並不會帶來實質績效。優秀的公司當然還是會用到管理的技巧與工具,但這些方法只是用來輔助領導人做出正確判斷,或是作為達到目標的手段。領導人仍然必須具有分析與整合能力,真正了解自己所處的環境,才能懂得如何加以改善。

企業管理碩士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MBA 一向被視為菁英的代表,讓許多人才與頂尖企業趨之若鶩,然而當菁英過度氾濫,菁英的品質與重要性自然也跟著下降。美國大通銀行的研究發現,表現最差的經理人之中,60%都擁有MBA學位;而表現最好的經理人之中,有60%只有大學學位。麥肯錫顧問公司一項針對不同年資員工進行的研究顯示,沒有MBA學位的人表現得和有MBA學位的一樣好。

當投資銀行與證券商每年急著把明日之星送去讀MBA時,不知他們有沒有評估MBA員工能帶來的績效或探討MBA課程究竟在教些什麼。企業管理是需要實務經驗與情境體會兩者結合才能擁有的智慧,而MBA的教育卻是用錯誤的方式來教導錯誤的對象。錯誤的方式是指過度強調科學,忽視管理的實戰經驗和藝術層面,而錯誤的對象也就是指把訓練用在沒有足夠管理經驗的學生。管理的藝術成分往往高於科學的成分,大部分是靠做中學的經驗累積而來,而非只用學習、觀察就能做好管理工作。

本期作者指出缺乏實務經驗的管理教育,不可能培養出一流的經理人。經理人真正要做的是利用分析工具取得了資訊之後,判斷資訊以及做出決定。商學院教授的管理工具,經理人也同樣能夠利用職場上資源來學習應用,就算沒有 MBA 的學位,也不會對有心學習管理的經理人造成困擾。

雜誌簡介

創立於2003年的大師輕鬆讀,原本屬於商業周刊旗下刊物,每週由國外專家評選一本時下暢銷財經管理專書,濃縮萃取精華,由台灣專家編輯群進行輕量化編輯,以中英對照週刊型式出版。出版之後一直深受中高階經營管理人喜愛,並列為提升個人競爭力的秘密武器。

  • 主題看板
  • 五分鐘摘要
  • 第 1 部分 管理顧問
  • 第 2 部分 MBA—企業管理碩士
  • 第 3 部分 管理大師
  • 第 4 部分 執行長
  • 10月逛書市──日本頂尖時尚名人學
  • 大師預告
  • 大師客服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