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兩岸綜合實力對比及預測
點閱:1其他題名:台海兩岸
作者:郝望著
出版年:2005
出版社:秀威資訊科技
出版地:臺北市
集叢名:學術著作系列,社會科學:AF0021
格式:PDF,JPG
頁數:192
ISBN:9789867263391
分類:政治  SDG8 合適的工作及經濟成長  SDG17 多元夥伴關係  
書籍難度(SR):896
適讀年齡:高於十二年級
一國的綜合實力是每個有賴其福蔭的國民所關心的。對於台海兩岸的實力,人們沒有一致的認識。唯有客觀瞭解雙方的實力方有利於兩岸政府制定正確的政策,民眾對局勢保持清楚的認識,及維持台海和平,作者期望能通過對綜合國力的主要因素的探討而引起人們對這一問題的重視及對其意義的理解。
本書研究的方法與理論,首先,探討兩岸的相對實力必然要用比較的方法。這是毋庸贅述的。其次,本研究採取結構主義的方法,也就是說,如果我們能夠確定某些結構因素,我們就可在相當程度上預測出發展結果。對決定綜合實力的各因素的研究便是這樣一種結構主義的研究。再次,本書也會用歷史研究的方法,這仍是社會科學研究的一個主要方法,例如我們首先就會介紹兩岸關係發展的歷史,從中就可看出實力對比對兩岸關係發展的決定性影響;對兩岸關係歷史的研究,可以反映出經濟、軍事、外交等多因素的作用。
至於對綜合國力的理論研究,國外在幾十年前就進行了探索。本書借用國際關係理論中之現實主義理論探討兩岸的實力對比,這是較適當的。兩岸具有不同利益,兩岸的政策自然都以各自利益為重。臺灣現在的政策一切都以符合臺灣本土利益為標準,而實現兩岸統一是中國大陸最大的利益。大陸的這種利益必然是與台獨的利益相矛盾的,而這種利益矛盾的最終解決將依賴於實力對比。
綜合實力不是各個因素的簡單相加,而是各個因素間的有機結合。例如,地理的因素對經濟、軍事和外交實力都有影響。一個社會的資訊化可對經濟發展和軍事現代化做出貢獻,甚至可以把自身的防衛縱深大大向外擴展。透過以上的討論,有助我們瞭解實力是一方動用自己的綜合資源使對方接受己方條件的能力;實力建立在資源的基礎上,戰略目標不能超出國力的可能;實力也是相對的,它是一方相對於另一方的實力。較少依賴性的一方往往擁有較多的資源,雙方關係的破裂就會對它造成較小的損失。兩岸關係就具有這種不對稱性。我們對大陸實力的研究是相對於臺灣的實力的。
至於綜合實力的要素,雖然不同學者會有不同挑選,但幾項主要的因素則是不可或缺的,它們包括地理、能源、人口、經濟、外交、軍事等。本書就是就這幾項主要的因素展開對兩岸實力的對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