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臺戰略趨勢備忘錄. 第一輯

點閱:3

作者:曾復生著

出版年:2004

出版社:秀威資訊科技

出版地:臺北市

集叢名:社會科學,學術著作系列:AF0011

格式:PDF,JPG

頁數:256

ISBN:9789867614667

分類:政治  SDG16 和平、正義及健全制度  

書籍難度(SR):721

適讀年齡:高於十二年級

SR值是什麼?
馬上看!不用等預約。
借閱說明

二○○○年三月十八日中華民國第十任總統選舉結果出爐後,美國方面普遍認為,兩岸關係將可能更趨於複雜和不確定。隨著二○○四年三月二十日中華民國第十一任總統選舉結果產生後,中美台的互動關係,更出現瀕臨結構性轉變的關鍵時刻。因此,國人有必要密切觀察「兩岸三邊」的戰略趨勢,以確保台灣的關鍵利益與安全。

作者基於中華民國生存與發展的考量,審慎地選材與研析相關的論述與事件,並標明此書《中美台戰略趨勢備忘錄》完稿日期,盼能為關心台北-北京-華府互動趨勢的讀者們,增添一個資訊管道,以收集思廣益的效果。亞太地區是中共在二十一世紀初期,與美國競逐戰略利益的場所;而台灣海峽也已經成為兩強權力交鋒的焦點。中華民國未來的生存與發展,不可能無視於中共的崛起與擴張,更無法自外於「兩岸三邊」(台北-北京-華府)互動的框架(Frame-work)。對於美國而言,維護台灣海峽的和平與穩定,已成為其在亞太地區,處理安全戰略事務的一項重大考驗。然而,從中共的角度觀之,征服台灣就等於是瓦解了美國在亞太地區的盟主地位。

事實上,早在二○○○年二月二日、二○○一年的二月中旬、二○○三年二月十二日,以及二○○四年的二月下旬,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和國防情報局局長,就曾經先後在參眾兩院委員會的聽証會上表示,台灣內部的台獨勢力上漲,已促使台海地區發生軍事危機的可能性,明顯上升。此外,二○○○年十一月間,美國國防部的研究報告披露,解放軍不會用「入侵」的方式攻打台灣,而是用大規模的密集導彈突擊,全面瓦解台灣的空防和預警系統。中共軍方對台作戰的主軸將包括:掃除美國的干預威脅,對台實施精準空襲、發動資訊戰,以及運用特種作戰部隊等措施,並企圖使台灣的軍隊措手不及,無法實施反擊。

從近期中共與俄羅斯、以色列,以及歐盟國家等發展國防科技交流和軍購的內容觀之,中共軍隊將擁有的軍備包括:高解析度的雷達衛星、可改變彈道的M-九型彈導飛彈、超音速攻艦飛彈、空中預警管制機、陸攻巡弋飛彈、攻擊直昇機、靜音效果極佳的潛艦等。至二○一○年,中共海軍將可擁有十五艘新式潛艦,對台灣海峽的封鎖能力可大幅增加。此外,中共的瀋陽飛機製造廠已取得蘇愷二七型戰鬥機的製造授權和各種設備零件。預計到二○○五年時可生產約二百架同型飛機。

更值得注意的是,中共當前所認定的三項重要的國家安全戰略性任務,已經對亞太安全格局構成深遠的影響。第一項就是有關「袓國統一」的議題。中共不僅把解決「台灣問題」視為民族主義問題,同時也將其視為「國家安全」問題。民族主義追求的是一個統一的國家,而一個分裂的中國,對中共的「國家安全」具有顯著的威脅。第二項國家安全戰略性任務是鞏固並開拓中共在東海及南中國海的政治、經濟、軍事利益。為了要達成此項戰略目標,中共所必須發展及擁有的軍事能力,將不只是足夠對付台灣,而且必須能有效嚇阻任何可能對此地區構成威脅的國家。最後,第三項戰略性任務,就是維持並強化中共對東北亞及東南亞國家的影響力。

中共當局將會把美國在亞太地區的駐軍及其與各國的軍事合作關係,包括「美日防衛合作指針」、戰區飛彈防禦體系(TMD)的部署、對台軍售等,視為其解決「台灣問題」,以及取得海疆戰略縱深優勢的障礙;美國也將因中共在亞太地區的軍力和影響力日益強化,而備感不安。據此觀之,台灣海峽潛在軍事危機的根源,主要是來自於美國與中共之間的戰略利益競逐。因此,亞洲諸國,尤其是中華民國、日本,以及南北韓和新加坡,都必須密切注意美「中」兩強間的戰略利益競逐,並找到對自己國家最有利的戰略位置,以因應亞太新形勢的嚴峻挑戰。

曾復生

曾復生博士(原名曾復文 FUH-WEN TZENG)民國七十年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並曾服役海軍預備軍官;民國七十四年獲台大政治學碩士後,即以國際扶輪社獎學金赴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攻讀企業管理碩士;獲得企管碩士後再前往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攻讀政治學博士,並於民國八十五年六月獲得博士學位。

曾博士曾任美國華府重要智庫美國大西洋理事會研究員、三軍大學戰爭學院暨兵學研究所講座,以及政大國關中心特約研究員。現在曾博士擔任財團法人逸仙文教基金會祕書長,並兼任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國家安全政策設計」課程教授、國防大學軍事學院「國家安全戰略」課程教授,以及美國大西洋理事會理事(Councillor)。

  • 台灣海峽潛在軍事危機的根源
  • 備忘錄 一  北京阻礙台北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策略(時間:二○○○年六月三日)
  • 備忘錄 二  北京強力反對美國的飛彈防禦計劃(時間:二○○○年六月十八日)
  • 備忘錄 三  北京當局的自由化政策騎虎難下(時間:二○○○年七月二日)
  • 備忘錄四  台灣海峽安全與穩定的關鍵(時間:二○○○年八月五日)
  • 備忘錄 五  剖析大陸的國家安全戰略(時間:二○○○年八月二十七日)
  • 備忘錄 六  北京提升對台軍力的新趨勢(時間:二○○○年九月十日)
  • 備忘錄 七  美國與中共互動的最新情勢(時間:二○○○年十月二十三日)
  • 備忘錄 八  中共因應美國的飛彈防禦計劃(時間:二○○○年十一月六日)
  • 備忘錄 九  美國與中共關係的重大議題(時問:二○○○年十一月二十日)
  • 備忘錄 一○ 亞太國家對「中國挑戰」的看法(時間:二○○○年十二月三日)
  • 備忘錄 一一 兩岸關係的「軍事因素」(時間:二○○○年十二月十八日)
  • 備忘錄 一二 陳水扁政府「統合論」的策略因素(時間:二○○一年一月三日)
  • 備忘錄 一三 美國與中共關係的新考驗(時間:二○○一年一月十五日)
  • 備忘錄 一四 飛彈防衛與中共(時間:二○○一年二月六日)
  • 備忘錄 一五 布希政府應如何對待中共(時間:二○○一年二月十九日)
  • 備忘錄 一六 美日戰略對話中的「台灣議題」(時間:二○○一年三月一日)
  • 備忘錄 一七 美國與中共關係趨向複雜(時間:二○○一年三月十五日)
  • 備忘錄 一八 第八屆CSIS台北圓桌會議的觀察(時間:二○○一年三月二十一日)
  • 備忘錄 一九 美國與中共將如何開啟冷戰(時間:二○○一年四月十九日)
  • 備忘錄 二○ 美國對台軍售的兩難(時間:二○○一年四月二十四日)
  • 備忘錄 二一 美國決定對台軍售的迴響(時間:二○○一年五月一日)
  • 備忘錄 二二 中共與俄羅斯關係趨向複雜(時間:二○○一年五月十日)
  • 備忘錄 二三 中共崛起對美國國家利益的挑戰(時間:二○○一年五月二十九日)
  • 備忘錄 二四 中共何時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時間:二○○一年六月三日)
  • 備忘錄 二五 美「中」關係的新動向(時間:二○○一年六月五日)
  • 備忘錄 二六 「大陸熱」的省思(時間:二○○一年六月二十日)
  • 備忘錄 二七 台灣經濟衰退的政治效應(時間:二○○一年六月二十八日)
  • 備忘錄 二八 布希政府的香港政策(時間:二○○一年七月三日)
  • 備忘錄 二九 台北美國商會再發警訊(時間:二○○一年七月五日)
  • 備忘錄 三○ 中共對大美利堅主義的挑戰(時間:二○○一年七月十五日)
  • 備忘錄 三一 「陸資」真的會登台嗎?(時間:二○○一年八月十日)
  • 備忘錄 三二 中共與美國戰略思維的差異(時間:二○○一年八月十二日)
  • 備忘錄 三三 加入WTO將質變兩岸經貿互動(時間:二○○一年八月十六日)
  • 備忘錄 三四 現階段的中共對台政策(時間:二○○一年八月二十五日)
  • 備忘錄 三五 大陸經濟發展的虛與實(時間:二○○一年九月一日)
  • 備忘錄 三六 美日的台海戰略動向(時間:二○○一年九月十日)
  • 備忘錄 三七 民進黨政府鬆綁「戒急用忍」的策略因素(時間:二○○一年九月三十日)
  • 備忘錄 三八 美「中」關係的新動向(時間:二○○一年十月二十六日)
  • 備忘錄 三九 兩岸關係的僵局難解(時間:二○○一年十一月十五日)
  • 備忘錄 四○ 中共航天工業的發展現況與趨勢(時間:二○○一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 備忘錄 四一 國會改選後的台海情勢動向(時間:二○○一年十二月四日)
  • 備忘錄 四二 中共加速增強對台的空軍戰力(時間:二○○一年十二月十一日)
  • 備忘錄 四三 江澤民的新挑戰(時間:二○○一年十二月十五日)
  • 備忘錄 四四 美國對「台海問題」的基本立場(時間:二○○二年一月一日)
  • 備忘錄 四五 美國的台海戰略動向(時間:二○○二年一月十五日)
  • 備忘錄 四六 兩岸通匯通航的政策思維(時間:二○○二年一月二十日)
  • 備忘錄 四七 美國對中共高科技出口管制政策的動向(時間:二○○二年一月二十二日)
  • 備忘錄 四八 兩岸「不統不獨」現狀的政經基礎(時間:二○○二年一月二十五日)
  • 備忘錄 四九 胡錦濤的挑戰(時間:二○○二年一月二十六日)
  • 備忘錄 五○ 兩岸復談才是和平之路(時間:二○○二年三月九日)
  • 備忘錄 五一 如何尋求「兩岸三邊」的共同願景(時間:二○○二年三月十五日)
  • 備忘錄 五二 中國大陸經濟發展的虛與實(時間:二○○二年三月二十日)
  • 備忘錄 五三  「兩岸三邊」互動形勢趨向複雜(時間:二○○二年三月二十二日)
  • 備忘錄 五四 「政治的不確定性」阻礙兩岸良性互動(時間:二○○二年三月二十八日)
  • 備忘錄 五五 布希政府的亞洲政策動向(時間:二○○二年三月三十日)
  • 備忘錄 五六 如何建構平衡的美「中」互動關係(時間:二○○二年四月一日)
  • 備忘錄 五七 民進黨操作「美國牌」的策略思維(時間:二○○二年四月四日)
  • 備忘錄 五八 檢視布希政府的中國政策(時間:二○○二年四月十五日)
  • 備忘錄 五九 民進黨操作「美國牌」的策略思維(時間:二○○二年四月二十日)
  • 備忘錄 六○ 中共的亞洲戰略(時間:二○○二年四月三十日)
  • 備忘錄 六一 中國共產黨的未來(時間:二○○二年五月十日)
  • 備忘錄 六二 維持大陸農村穩定的挑戰(時間:二○○二年五月二十日)
  • 備忘錄 六三 飛彈防禦與亞洲安全(時間:二○○二年六月十日)
  • 備忘錄 六四 美國在意台灣選擇統一嗎?(時間二○○二年七月一日)
  • 備忘錄 六五 美國操作「兩岸牌」的策略思維(時間:二○○二年七月十五日)
  • 備忘錄 六六 美國對大陸軍力的評估報告(時間:二○○二年七月二十日)
  • 備忘錄 六七 民進黨操作「兩岸牌」的策略思維(時間:二○○二年七月二十五日)
  • 備忘錄 六八 美國對台灣安全形勢的研判(時間:二○○二年八月五日)
  • 備忘錄 六九 民進黨操作「一邊一國論」的策略思維(時間:二○○二年八月八日)
  • 備忘錄 七○ 台美軍事合作的挑戰與契機(時間:二○○二年八月十六日)
  • 備忘錄 七一 透視民進黨政府操作﹁兩岸三邊牌﹂的策略思維(時間:二○○二年九月一日)
  • 備忘錄 七二 維持大陸能源供給的挑戰(時間:二○○二年九月七日)
  • 備忘錄 七三 台灣獨立與美國的反應(時間:二○○二年九月十五日)
  • 備忘錄 七四 民主政治與兩岸關係(時間:二○○二年九月二十日)
  • 備忘錄 七五 美「中」互動的新趨勢(時間:二○○二年九月二十五日)
  • 備忘錄 七六 現階段台海情勢的變化動向(時間:二○○二年十月一日)
  • 備忘錄 七七 台海問題中的政經基礎(時間:二○○二年十月十一日)
  • 備忘錄 七八 台灣因應中共飛彈威脅的對策(時間:二○○二年十月三十日)
  • 備忘錄 七九 中共政經發展的虛與實(時間:二○○二年十一月十五日)
  • 備忘錄 八○ 中共操作「美國牌」的對台策略思維(時間:二○○二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 備忘錄 八一 美國操作「對台軍售」的策略思維(時間:二○○二年十二月十九日)
  • 備忘錄 八二 台海風雲與美「中」關係(時間:二○○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 備忘錄 八三 中共加入WTO後的實況剖析(時間:二○○三年一月十二日)
  • 備忘錄 八四 陳水扁的挑戰(時間:二○○三年一月十七日)
  • 備忘錄 八五 中共與台獨聯手封殺中華民國(時間:二○○三年一月二十五日)
  • 備忘錄 八六 中華民國總統的挑戰(時間:二○○三年二月十四日)
  • 備忘錄 八七 飛彈防禦與美「中」戰略關係(時間:二○○三年二月二十日)
  • 備忘錄 八八 中共深化經濟改革的挑戰(時間:二○○三年二月二十五日)
  • 備忘錄 八九 中共的國家安全政策動向(時間:二○○三年三月十日)
  • 備忘錄 九○ 溫家寶面臨的挑戰(時間:二○○三年三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