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成語是語言的精粹,四個字至一個短句,蘊藏了古人先輩對生活的智慧,對了解歷史、語言、生活及文化幫助甚大。
從語言學習的角度看,如果沒有學習動機,光是學習成語,對一般學童而言,興趣不大,甚至乎產生乏味效果。因此,我們要為學習成語加添一點學習意義的趣味。
加添趣味,很容易,坊間很多成語圖書都做到,例如利用卡通插圖把成語背後的典故和故事表達出來;可是,這樣做只可做到趣味,並沒有學習上的意義,簡單來說,未能對學習產生持久作用。
正正針對學習意義這點,本成語系列把成語、俗語連繫起來,試圖為學童尋找成語的學習意義。
每一章節,我們除了介紹一個成語之外,也介紹一個類近的俗語,以起相輔相成
的效果。
例如:跟成語「各盡所能」意思相近的俗語「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兩者同時出現,讓學童比較古代成語跟日常生活的俗語比較,令他們的學習達到貫通之效。又例如:成語「不知所以」,我們找出類近的俗語「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把兩者連貫起來,一起學習。
這樣,學童便可以從日常俗語連繫到古人的成語,為成語找到一個現代生活的意義,大大提高學習動機。
每一章節除了成語、俗語比較外,還有成語的出處、解釋、近義詞、反義詞,最後還有口語轉換書面語示例,令學習成語得到一個較全面的進程。
章節
- 推己及人 泥水佬造門(p.8)
- 暴跳如雷 陳年中草藥(p.10)
- 同歸於盡 烏蠅摟馬尾(p.12)
- 各自為政 無掩雞籠(p.14)
- 無所不至 蜑家婆打仔(p.16)
- 人面獸心 砒霜浸辣椒(p.18)
- 寅吃卯糧 船頭尺(p.20)
- 大驚小怪 老鼠尾生瘡(p.22)
- 不三不四 七個銅錢兩份分(p.24)
- 無可置疑 斷柄鋤頭(p.26)
- 一敗塗地 孔夫子搬家(p.28)
- 寡廉鮮恥 禮義廉(p.30)
- 口是心非 小型洋服店(p.32)
- 拍案叫絕 扁鼻佬戴眼鏡(p.34)
- 信口雌黃 閻王貼告示(p.36)
- 自欺欺人 被窩裏餵虎(p.38)
- 一無所有 肉包子打狗(p.40)
- 自得其樂 黃蓮樹下彈琴(p.42)
- 自命不凡 螞蟻吹簫(p.44)
- 笑裏藏刀 鱷魚的眼淚(p.46)
- 忍辱負重 牀下底吹喇叭(p.48)
- 不知所措 玉皇大帝請假(p.50)
- 作威作福 螃蟹過街(p.52)
- 形單影隻 老公撥扇(p.54)
- 忍氣吞聲 老婆擔遮(p.56)
- 錙銖必較 風吹皇帝褲浪(p.58)
- 鬼鬼祟祟 沖菲林(p.60)
- 畏首畏尾 滾水淥豬腸(p.62)
- 井底之蛙 老公荷包(p.64)
- 一鼓作氣 卒仔過河(p.66)
- 中流砥柱 天秤上放芝麻(p.68)
- 不知天高地厚 半夜爬山(p.70)
- 仰人鼻息 穿了鼻子的牛(p.72)
- 獨木難支 黃牛打架(p.74)
- 窮途末路 船頭上跑馬(p.76)
- 開門見山 關公進曹營(p.78)
- 一落千丈 傘兵跳傘(p.80)
- 賠了夫人又折兵 拿舌頭磨剃刀(p.82)
- 腳踏實地 穿鞋沒底(p.84)
- 一去不復返 布袋裝水(p.86)
- 出類拔萃 橫樑上掛水壺(p.88)
- 痴心妄想 癩蛤蟆想吃天鵝肉(p.90)
- 粗心大意 搬家丟了老婆(p.92)
- 虛張聲勢 光打雷不下雨(p.94)
- 無可奈何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p.96)
- 拖泥帶水 落雨走路(p.98)
- 光明正大 中秋節的月光(p.100)
- 標新立異 端午節吃餃子(p.102)
- 支吾其詞 魚口裏的水(p.104)
- 矯枉過正 捂着屁股過河(p.106)